绵阳:产融合作的“探路者”

元描述: 绵阳市作为连续三次成功申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城市,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推动金融精准有效服务新型工业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绵阳市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产融合作,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绵阳

引言:

绵阳,这个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产融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国产融合作的“探路者”。连续三次成功申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绵阳市以其独特的创新实践,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将深入探讨绵阳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产融合作赋能新型工业化

绵阳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近年来,绵阳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旨在构建产业链与金融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1. 形成融合效应: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产融合作的核心在于“融合”。金融资源在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关键作用,而产业发展也反哺金融业,形成良性循环。绵阳市在产融合作方面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着力于提升产业创新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积极优化金融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1.1. 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针对科创企业发展难点和痛点,绵阳市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贴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例如“天府科创贷”和“制惠贷”。截至今年6月末,“天府科创贷”累计发放15.89亿元,支持287户企业,而四川省“制惠贷”融资试点在绵阳累计支持40户企业,放款金额达2.57亿元。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有效缓解了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1.2. 政策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不少企业拥有技术和专利,但缺乏抵押物等融资“硬条件”。绵阳市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将企业的知识产权、科技资质、获得奖补等因素作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享受差别化政策的主要依据。同时,绵阳市相继发布了“金融十条”、“科创十条”、“人才十条”等一系列支持产业与金融互动发展的激励政策,不断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科创金融新模式,构建起涵盖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科创金融生态。

1.3. 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绵阳市拥有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已成为国内少有具备“医用同位素制备、放射性药物研制、核诊疗设备研发生产、核医学诊疗服务”全产业链发展的地区。这些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为绵阳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 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绵阳市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截至2023年12月末,绵阳本外币贷款余额4412.83亿元,较2023年年初净增660.16亿元、同比增长17.59%,是四川省除成都市之外20个地级市中存贷款规模率先突破万亿元的城市。

2.1. 创新融资模式,缩短贷款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绵阳市以核心企业供应链为依托,在全国率先开创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并依托成熟的信息化能力和供应链体系,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例如,长虹控股集团为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凭证,企业在应收账款额度内发起贷款需求,入驻平台的银行在线审批并发放贷款,缩短了贷款流程,大幅降低了银行审核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

2.2. 优化产品供给,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绵阳市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优化科技信贷产品供给,强化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应用全链条金融支撑。例如,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因股东涉诉面临固定资产被冻结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困难,在绵阳科发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下,公司从当地一家商业银行获得了两年期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2.3. 风险共担机制,助力科技企业发展

绵阳市创新实施了政府、金融、企业风险共担的保障机制,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累计发放保费补贴415.3万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248.81亿元。

3. 汇聚优质资本: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绵阳市积极打造科创基金集聚区,汇聚起不少银行、证券、基金公司,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1. 政府引导,吸引更多优质资本

绵阳科技城管委会正在组建一只总规模3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股权基金,并要求基金管理人至少出资10%的资本金入股,带着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项目资源过来。同时,绵阳市给予落户投资奖励金额最高500万元,配套出台办公用房租金奖励减免、运营奖励、人才奖励等多项政策,吸引更多优质资本落户绵阳。

3.2. 大企业带动,构建产业与金融的“连接器”

长虹集团、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利用自身优势,为科创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例如,长虹集团为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而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则为企业提供“设备仪器贷”,帮助企业获得购置研发和生产所需仪器设备的信用贷款。

3.3. 创新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绵阳市创新推出了“设备仪器贷”模式,为企业提供购置研发和生产所需仪器设备的信用贷款。该模式打破了传统贷款模式中“一折到底”的评估模式,根据平台出具的对企业仪器设备的评估作价方案,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因“轻资产”属性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题。

4. 构建政策支撑:为产融合作提供保障

绵阳市高度重视产融合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产融合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4.1. 防范化解风险,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

绵阳市设立了2.6亿元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转贷,节约融资成本。例如,绵阳江油市长祥特殊钢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转贷资金解决了产线升级带来的流动资金紧张难题。

4.2. 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绵阳市针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贷款贴息。2023年,绵阳市级财政拨付贴息资金757.89万元,撬动科技信贷投放48.54亿元。

4.3. 打造上市服务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积极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设立了中国(绵阳)科技城服务基地,打造全过程、全链条企业上市服务体系,为企业上市提供全方位支持。

总结

绵阳市产融合作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绵阳市政府高度重视产融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融合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金融创新,服务产业: 绵阳市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 市场机制,资本汇聚: 绵阳市积极打造科创基金集聚区,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产业基础,科技支撑: 绵阳市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为产融合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绵阳市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未来,绵阳市将继续深化产融合作,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常见问题解答

  1. 绵阳市产融合作的优势是什么?

绵阳市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并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形成了良好的产融合作生态。

  1. 绵阳市如何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绵阳市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化融资服务、汇聚优质资本、构建政策支撑等措施,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1. 绵阳市产融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绵阳市产融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优化融资服务、汇聚优质资本等。

  1. 绵阳市产融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绵阳市将继续深化产融合作,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绵阳市产融合作对其他城市有哪些借鉴意义?

绵阳市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其他城市可以借鉴绵阳市在金融产品创新、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化融资服务、汇聚优质资本等方面的做法,推动产融合作发展。

  1. 绵阳市产融合作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绵阳市产融合作促进了产业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结语

绵阳市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绵阳市将继续以产融合作为抓手,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